自从做了父母,你一直在想什么事情? 今日热点精选阅读推荐:答案是- 儿童安全! 在中国,意外是0 ~ 14岁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。据统计,每年有近3000名儿童因误食而窒息。2-5岁的儿童是窒息的高危人群。 最近有个小姑娘吃东西卡住了。路人发现了它,并迅速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其进行抢救。 当儿童窒息时,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四分钟,因此及时准确地处理这一紧急情况非常重要。 今天,边肖为大家整理了儿童常见事故及急救措施。强烈推荐你收藏!!! 01 气道异物阻塞 儿童食用块状食物时,容易因咀嚼不完全或吞咽过快而引起食物呛咳、呼吸困难,甚至窒息。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首先要通过咳嗽的力量鼓励孩子把异物咳出来。 如果咳不出来,在孩子双手卡在脖子里,不能说话、咳嗽甚至呼吸的情况下,不要犹豫,立即抢救。 一岁以下的婴儿 反压胸拍急救 ●拍拍背。 将孩子倒立,脸朝下,上半身紧紧贴着你的手臂,孩子的头低于胸部。 用另一只手的掌根,轻敲孩子两肩胛骨中间,连续轻敲五次,不要用力过猛。 ●胸部按压 轻拍后,检查宝宝口腔,看是否有异物排出。 如异物未排出,用一只手臂托住患儿,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患儿胸部(两胸连线中点)5次。 轻拍后背 胸部按压 ●重复循环。 如果异物没有排出,循环操作。 1岁以上的儿童 海姆利希手法 ●被后面包围 你站在孩子身后,弯下腰,把手放在对方的腹部(手在肚子里的地方)。双手并拢,拇指收在掌心,避免用力时伤到孩子。 ●快速按压腹部。 双手自下而上按压孩子腹部,呈“J”字形。不要用力过猛。按压5次后,检查异物是否排出。 如果对方意识丧失或呼吸停止,停止抢救动作,进行心脏复苏,紧急情况下就医。 注意:哭的时候不要喂,吃的时候不要逗乐。 孩子哭闹、强行喂饭、喂药、边吃边玩,容易呛咳。 小物件,如电池、笔帽、纽扣,甚至衣服上的装饰品,都放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检查。 02 烧伤和烫伤 烧伤也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。发生烫伤的地方主要在家里。对于烧烫伤的治疗,家长可以记住五字配方,即“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”: 冲洗: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15-30分钟。如果伤口不能冲洗,就冷敷。 脱:彻底浸湿后,小心地脱去衣服。可以用剪刀剪衣服,不要用力撕衣服。 泡:若疼痛明显,可用冷水浸泡伤口15 ~ 30分钟; 覆盖:用清洁无菌的纱布或棉布覆盖伤口,减少外界污染,保持伤口清洁; 送:如果烧伤程度深或面积大,及时送医。 注意:不要自行涂抹药膏和特殊配方 不要使用抗生素、消毒剂等。靠你自己。特别是不要涂有色药物,如红汞、紫药水等。,这些不仅没用,还会妨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判断。 不要涂各种民间偏方,如黄酱、酱油、香油、牙膏、香灰等。,因为这些物质不能起到任何治疗作用,反而会阻碍清创,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。 03 坠落伤害 说到摔伤,很多家长认为多发生在阳台、窗户、屋顶等地方,其实不然。 最常见的伤害是儿童从凳子、桌子、床上摔下来。,而跌倒造成的伤害程度与跌倒的高度不一定成正比。可能只有在20、30厘米的高度才会致命。 2020年9月,据广州日报报道,珠海一名8个月大的婴儿从床上摔下来,头部着地。 之后,宝宝除了上床后哭闹外,没有任何特别表现。父母继续拥抱,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伤口。之后发现孩子开始呕吐,逐渐出现意识障碍,反应加重,家长赶紧去医院。 最终诊断确认婴儿颅内硬膜外大出血,达60 mL。最后,经过紧急抢救,孩子安全脱险。 当孩子摔倒时,很容易以“头着地”的方式着地。这时候脆弱的头部受到的冲击最大。 大多数情况下,接孩子是没问题的。 但如果孩子从床上掉下来出现以下情况: ●无意识 ●大出血 ●惊厥、呕吐、呼吸困难 不要移动或抱起婴儿。这些表现说明宝宝的头部或脊柱可能受伤,动一动就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。 这时候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求助,陪在宝宝身边安慰。 注意: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在高处。 孩子一翻身,摔倒就可能发生。 所以,家长千万不要把宝宝单独留在没有围栏的床上或沙发上。如果他们想离开一段时间,他们可以暂时把婴儿放在地垫上。 04 误食毒品 近年来,我们总能听到孩子误吞毒品,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新闻。 之前四川有个小女孩,一岁半的时候误食了爷爷的降糖药。此外,她没有被及时送往医院,导致脑损伤和智力低下。 孩子被发现误服毒品,家长该怎么办? 首先,观察孩子的状态。 孩子有口臭、流口水、恶心、呕吐,更严重的问题有意识不清、嗜睡、喉咙灼痛、呼吸困难、抽搐等。,因此他们需要立即去医院接受治疗,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: ●把孩子嘴里残留的物质拉出来。如果不容易清除液体,可以不这样做; ●在不确定孩子服用了什么,或者不知道药物的性质时,不要催吐,以免损伤孩子的食道和咽喉; ●收集孩子误服的药品包装和说明书,带去医院。 注意:储药原则是高处不胜寒。 所谓高而远,就是把它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。我们应该在家里找一个足够高,足够安全的地方放置药品和保健品,防止孩子误吞。 比如离地1.5m左右的柜子,这个柜子最好有锁,或者这个柜子放在孩子不容易拿到的地方。 掌握急救知识,保护儿童安全。 我们不能用,但一定要掌握。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远离危险。 快乐成长。 来源:贵州教育发布 本文章由猎奇志网收集整理,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只是为了更多的传播知识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或修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