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种疫病席卷全国,突破最高纪录。 今日热点精选阅读推荐:企业大规模倒闭,失业潮爆发。 百姓人心浮动,甚至引发街头暴乱。 首都紧急封锁,大批军警驻扎街头。 连十点君都忍不住迷惑。 这真的是电视剧的情节? 还是将这块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事直接搬上荧幕?别说,在“对自己开炮”这事儿上。 韩剧,是认真的—— 可能也是怕被扣上隐射现实的帽子。 剧情还未开篇,求生欲打满。 再一看,是假是真,还真有点分不清楚了。 上来就是末世景象。无家可归的市民游行,和戒备森严的军警发生冲突。 经济危机加上疾病肆虐,政党号称要改革的口号喊得震天响。 笑死,根本无人关心。 看片名,又是孤胆法官单挑财阀权贵?已经被花样翻新无数次的题材,这次《恶魔法官》靠什么脱颖而出? 答案出乎你想象: 靠人民的力量。在人民对司法机构的信心跌到个位数后,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一位“民选之光”。 在司法改革中冉冉升起的新星:姜耀汉。 由他接手的案子,全体国民都可以作为陪审员参与。 庭审全程直播,观众用APP投票,认定嫌疑人有罪或无罪,体现“民心”所向。 与其说他是传统的法官,不如说他是“裁判”。 姜耀汉之所以能成为“民选之光”,正是因为他处理案件辣手无情。 媒体的问题丝毫不留情: 为什么对未成年罪犯、露宿街头的流浪汉和精神病人,毫无怜悯之心? 他们不是弱者吗? 姜耀汉当场反击:谁是弱者? 猎奇志同龄人的未成年,是弱者吗? 因为露宿街头就可以去抢劫别人吗? 无耻的杀人犯,因为精神疾病就可以脱罪,是弱者吗?但记者还是不依不饶,问: 下一桩污水泄漏致死案件的被告,朱日道会长,不是有名的企业家吗? 如果被权力层施压…… 尖锐的提问被姜耀汉更尖锐的反驳: 谁是权力?我才是权力!语惊四座,无人敢发声。 作为民选之光,姜耀汉就是民众和人心的化身。 如此强有力的发言,像一针强心剂扎进所有人心里。 民众被吸引,媒体疯狂关注。 连就坐在台下围观的被告朱日道会长也只能鼓掌。 好一段超级英雄式的爽文发言,堪称“正道的光”。 有人相信,也有人不信。 比如初出茅庐的年轻法官,金佳温。 他被恩师塞进姜耀汉的部门,目的正是查清楚这位明星法官。 “司法改革带头人”“将亡韩国的希望”…… 在重重光环,像偶像一样的滤镜下,姜耀汉是人是鬼? 是通过雷霆手段来重塑法制,还是,资本家拉拢民心的又一个傀儡?随着金佳温的调查深入,有些细节逐渐浮出水面。 比如,为什么姜耀汉上台,就要拿企业家朱日道开刀? 表面上看,这一案件炙手可热,惩治财阀立下马威。 合情合理。 但恩师为金佳恩剖开真相:姜耀汉能上台,朱日道没少出力。 如果真的判决朱日道有罪,岂不是得罪了金主? 在翻查档案后,金佳恩得出了更大胆的推论。 在明星法官姜耀汉身后,隐藏着长达20年的钱权勾结。 而这次对财阀的审判,可能是有预谋的弃车保帅,洗白掌权者。 朱日道,不过是一枚暂时隐藏的棋子。随后金佳恩对姜耀汉不断监听、跟踪,似乎一切都验证着他的判断。 姜耀汉和被告方的律师、证人,暗中会面。 而被告朱日道也被律师告知,他们坚持无罪的赢面很大。 最差也不过是业务过失,判个五年,1年之后就可以保释了。 但在法庭上,一切忽然天翻地覆。 几轮辩驳后,关键证人反口了。他指认被告,明知道污染泄露,却不顾周边民众死活。 而姜耀汉也在无形中,刻意引导着局面。 屏幕上方的有罪率飞速飙升,被告方陷入慌张之中。 律师紧急暗示他,别再坚持无罪,少判几年要紧。 在律师、证人、法官三方暗示下,被告痛哭流涕地表演着“愧悔”。 连金佳恩也暗中认定,这肯定是他们商量好的结果。 没想到,最终还有高能反转。审判时,姜耀汉引用了新的法条。 以所有受害者的名义,加重量刑,直接把5年刑期变成了235年。 他还念诵了所有受害者的姓名,大大地煽了一波情。 被告瞠目结舌,而所有旁观者都感动落泪。 真正奥斯卡级别的演技,连金佳恩都险些信了。 直到审判结束,受害者的家属上来感谢法官。 始终盯着姜耀汉的金佳恩发现,这位明星法官,一边安慰老者,一边…… 打了个哈欠? 所以这一切都是彻头彻尾的表演? 又是更高层面资本和权力博弈的结果?黑与白,善与恶,《恶魔法官》通过人物善恶的反转,抛出重重高能。 比如,金佳恩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。 姜耀汉从小就有着通过小事,来调动舆论对立,引发矛盾的天赋。 还在学校是,就用生活用品的失窃,引发校园中贫富学生的对立。 但他又确实对违法者,抱有强烈的憎恶。 哪怕不站在聚光灯下作秀,也会挺身逼停飙车伤人的富二代。 姜耀汉像是一只游走在法律和关注中的变色龙。 对腐烂世界的潜规则熟稔于心,游走其中,将案件引导到“理想结果”。但这理想和正义的结果,合法吗?合乎人情吗?是对的吗? 甚至连监视他的金佳恩都忍不住自问: 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?但是,至少受害者的正义,确实得到了伸张。 和往年诸多探讨法律的剧集不同,《恶魔法官》摈弃了烧脑解密式的蜘蛛网叙事。 直接以双人视角串联起社会案件,戏剧情节得以充分放大。 反转,高能,是标准的爽剧路线。 颇有了些韩国版“半泽直树”的味道。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 不再循规蹈矩地摹写真人真事,念诵法条,或许是不够现实。 但和当下两相对照,充满魔幻现实的虚构叙事,也不那么荒谬。 以毒攻毒。 毕竟,已经没有什么。 是比韩剧的本土现状,更夸张的事了。本文章由猎奇志网收集整理,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只是为了更多的传播知识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或修改! |